很享受的一個週末下午,聽刑子青講「文學與音樂」
取材自文學與詩篇都可稱為藝術歌曲。
仲夏夜之夢~孟德爾頌
牧神的午後
- 法國詩人馬拉美生於1842年3月18日,〈牧神的午後〉同名詩集出版後,法國作曲家德布西偶然讀到,便計畫將之譜曲,管弦樂作品
- 幻想、神秘
- 牧神、精靈解構玩耍
- 德布西 (印象畫派寫意)
- 德布西音樂用想像力去感覺,給觀賞者自己去分析解讀
歌德
- 莫札特將歌德的詩譜曲(紫羅蘭)
- 敘事者:紫羅蘭與牧羊女(聽鋼琴說故事)
- 紫羅蘭的擬人化(希望被牧羊女摘起放在胸前)
- 敘事者:牧羊女直接踩過紫羅蘭
- coda 莫札特添加,作曲者的感慨
- 舒伯特 魔王
- 18歲完成,採用歌德詩篇
- 演唱者一人分飾四角(說書人、兒子、父親及魔王)
- 鋼琴扮演角色(寫情又寫景)
- 屬於應辭歌
管道升(1262-1319)
- 書法家趙孟頫的夫人,在趙孟頫五十歲時想納妾,管夫人寫下有名的「我儂詞」,從此趙孟頫就打消納妾一事
- 民國七十年代李抱枕將這首詞譜曲改寫為「你儂我儂」
青主(廖尚果)
- 歌曲:我住長江頭(借物引寓)
- 蘇軾<念奴嬌> 大江東去 :寫情寓景
- 宣敘調 :半唸半唱
- 詠嘆調 :以旋律取勝